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认真研读这部著作,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其蕴含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既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又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作为党校工作者,更要深学细悟,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
理论维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贡献
这部著作的核心理论价值在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与完善,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金钥匙”。著作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尤其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破解了“理论溯源”与“文化根脉”的衔接问题——通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融合,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让党的创新理论既扎牢马克思主义之“魂”,又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助力我们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同时,这部著作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第五卷通过对新时代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理论阐释,如统筹“两个大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让这一思想的内涵更具体、体系更完备,为全党全社会提供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理论遵循。
实践维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第五卷不仅是理论著作,更是指导实践的“施工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绘蓝图、提思路、明方向,为新时代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著作中,清晰界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系统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框架,让我们对“走什么路、怎么走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怎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建设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怎样“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这部著作都有科学的回答。这些回答既有战略安排又有工作部署,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研读这部著作,对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激发历史主动精神,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奋斗,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责任维度:党校在学好用好著作中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近期又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党校必须在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走在前、作表率,重点发挥三方面作用,推动著作精神学深悟透、落地转化。首先,当好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聚焦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与大众化宣讲,深入挖掘第五卷的深刻道理、深厚学理、深邃哲理,既讲清“是什么”,又讲透“为什么”和“怎么做”,彰显党校在理论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思想精髓。其次,当好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将第五卷作为干部培训的核心教材,推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方面把第五卷与前四卷贯通起来学,打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统导读”品牌课程;另一方面深化教学创新,让学员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感悟理论的实践伟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再次,当好服务发展的“智囊团”。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对标对表国家发展要求,聚焦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实际问题,将第五卷中的理论指引转化为具体对策建议;通过“学用结合”把理论优势转化为决策参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党校智慧,真正实现“为党献策”的使命担当。
作者:周向红【中共娄底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