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干部应对突发危险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10月28日,邵东市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是生命救援的关键窗口,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培训现场,邵东市蓝天救援队教员刘庆东结合真实救援案例,详细讲解了“黄金4分钟”救援理论、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与频率、AED使用要领、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止血包扎手法等知识。针对学员们普遍关心的施救法律责任问题,刘教员专门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善意施救受法律保护,并鼓励全员科学施救、勇于担当。

在实操训练环节,学员们分为多组,利用模拟人、绷带、纱布、三角巾等教具进行沉浸式练习。在包扎训练区,学员们两人一组,反复练习指压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技巧,细致到绷带松紧、包扎角度都严格把关;在心肺复苏练习区,教员逐一纠正学员的按压位置、力度和频率,确保动作标准有效。整个训练过程气氛热烈,呼救声、指导声、操作声此起彼伏,学员们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不断提升应急救护能力。

技能掌握的扎实度,终要靠考核来检验。培训最后设置了严格的双重考核机制。学员们按序完成理论测试与实操考核,并由教员现场评分。考核过程中,教员密切关注每个细节,对操作流程不规范、手法不准确的情况予以指正,确保每位通过者真正达到初级救护员标准。考核结束后,红十字会为每一位合格的学员统一颁发救护员证书。

“这次培训教学丰富、内容实用,极大增强了我们应急救护的能力,让我们今后多了一份救人于危难的底气。”学员陈名康在培训结束后感慨道。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中青年干部的救护技能,更增强了他们守护群众安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员们将把所学技能转化为服务基层、守护群众的实战能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科学施救,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邵东贡献坚实力量。(供稿:邵东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