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工作观点

红麓评论 | 以“慎独慎微”之笔 书“自我革命”答卷

来源:红麓 时间:2025-10-24 17:32:04

编者按:《红麓评论》是红麓融媒体重点打造的理论评论栏目,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设置主题,直面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干群关心期盼。本期主题为“自我革命”。今天刊发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县处级干部进修三班学员,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谢景伟的评论文《以“慎独慎微”之笔 书“自我革命”答卷》,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党员领导干部具有“头雁效应”,应心存敬畏,做到“慎独慎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行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

于“无人”处砥砺绝对忠诚的“慎独”品格

“慎独”是儒家倡导的修身境界,意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恪守道德规范,谨言慎行。高校是思想文化交汇、价值观念碰撞的活跃场域,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与考验复杂而隐蔽。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修炼“慎独”之功铸就“金刚不坏之身”,直接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

如何将对党的忠诚内化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要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时刻用党的政治要求审视言行,用党员标准约束举止,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涉及后勤基建、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等关键领域,更要守住底线、手握戒尺,不因可能“天知地知”而心存侥幸。这种发自内心的忠诚与坚定,是抵御各种“糖衣炮弹”、防范“七个有之”的最强屏障。

于“无声”处涵养清正廉洁的“慎微”作风

自我革命并非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清醒与坚定。康德曾说过,世间最崇高的,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而清正廉洁的准则,常在日常生活的“无声”之处。“于无声处听惊雷”,“慎微”的惊雷,是对内心道德法则的震撼,是对细小之事的重视,是对“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警惕。

践行“慎微”之道,贵在细微处见真章、小事上显党性。要警惕“小意思”,对于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宴请,无论价值大小,都要高度警觉,拒之门外;要管住“小圈子”,净化朋友圈、生活圈,注意人情往来中的模糊地带,尤其要警惕别有用心者的“围猎”;要重视“小问题”,对于师生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必须做到立行立改、举一反三;要规范“小权力”,健全内控机制,透明运行流程,确保每一项权力的行使都在制度的笼子里。

于“无形”处彰显引领示范的“表率”担当

“慎独”是内在修为、思想基础,“慎微”是外在践行、行为延伸;二者相互关联,辩证统一。《论语·子路》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知行合一”的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能形成“无形”的社会效应。

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具有非权力性的影响力,能赢得师生的认同,形成和衷共济的合力,能在“无形”中增强凝聚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活教材”,其言行举止都从细微处塑造着师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尺度,能“无形”中提升引领力。风清气正、公平正义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能有效激发广大师生内生创新活力,“无形”中彰显创造力。

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中,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唯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在“独”处中坚守,在“微”处上着力,在“形”之外彰显,才能不断擦亮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育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