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红麓融媒体推出《学〈条例〉·谈落实》专栏,展现全省党校系统以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指导,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本期刊发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朱雄君的文章《贯彻落实〈条例〉 践行初心使命 》,以飨读者。
按照“学深、悟透、查准、落实、做好”的要求,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组织教职员工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逐字逐句进行学习研读,逐条逐章进行查摆,进一步理清了职责职能和工作定位,明确了短板弱项和差距不足,形成了工作重点和改进举措。今后,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将以深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昂扬斗志、砥砺意志,为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发挥团校功能,着力扩量增容提质,当好团干部和青年培训主渠道
《条例》总则明确指出党校(行政学院)是“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必须“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作为党校内设机构,必须将培训作为第一职责,推动校(院)更好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作为湖南省团校,肩负“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政治学校”的使命职责。因此,贯彻落实《条例》精神,首先要更好发挥团校的培训功能,当好团干部和青年培训主渠道。一是争取湖南各级各类团组织支持,在全面承接团省委本级培训的基础上,承办更多省直机关单位、省属企业、高校以及市州团组织的团干部和青年人才培训班次,扩大培训规模。二是在争取校(院)公务员培训部、领导力培训中心及相关部门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外省团校培训基地,扩大培训容量。三是与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利用团省委内部场地腾换转制机遇,推动建立湖南省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开辟团干培训新阵地。四是整合校(院)和团省委力量和资源,健全完善团干部教育培训标准化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库建设和案例库建设,推动团干部教育培训科学、规范、高质量发展。
立足部门实际,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教研咨和学科建设上台阶
《条例》明确指出“教学是党校(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科研是党校(行政学院)的基础工作”“学科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的基本建设”。作为教研部门,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关键是对照《条例》要求,立足部门实际,着力找差距找不足、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本部门的教学、科研、咨政和学科建设发展,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一是实施理论强基工程。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聚焦扎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学习研讨,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二是实施精品打造工程。聚焦党的青年工作和党的社会工作,更好借力团委和社会工作部,更好调动部门整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教研咨的精品力作。三是实施头雁效应工程。坚持鞭策和激励双管齐下,发挥部门教授和骨干教员的关键作用,擦亮“一校一部一所一室一中心”的牌子。四是实施新苗培育工程。抓住近几年校(院)加强人才引进和青年人才培养的新机遇,引进部门亟需的专业人才,培养部门青年教师成才。五是实施开放重塑工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省内外社会工作和青年工作界别的学术交流、工作交流和人才交流,以开放拓视野、添活力,加强MSW学位点建设。
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正风聚力增能,实现部门迭代升级整体跃迁
《条例》明确指出,机关基层党组织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制胜法宝。作为党校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将党的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统领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培训、教学科研咨政、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政治建设。把政治要求贯穿始终,推动全体教职员工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自觉做到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二是强化正风肃纪。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把从严治校的要求贯彻到部门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对照前期已经查摆的相关问题,严肃认真进行整改,确保落实到位,着力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三是实现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将党建融入部门日常工作,融入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以过硬的高质量党建提升教职员工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思想境界,激发教职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内生动能,推动部门教职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干事创业,更好履行党校职责职能、践行党校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