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3日,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举行集中述学活动,校(院)外出培训、参加中心工作的同志分享体会感悟。红麓今天摘登公务员培训部副主任兰辉的心得,以飨读者。
彭团 摄
2024年11月,根据校(院)安排,我和毛星同志前往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为期2周的跟岗学习。这不仅是一趟对高端教育培训领域的实地探索,更是一场心灵的震撼与洗礼,一次对效率与质量极致追求的深刻实践。出发前,我们围绕“提高质量效率,打造精品班次”的学习目标,多次向第一批跟岗学习同志取经;跟岗学习期间,与相关负责同志进行深入交流40余次,深入参与部分办学工作。下面,我从“解放思想、挺膺担当、实干笃行”三个改造主观世界的体会出发,对应“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提升质量”三个维度进行汇报。
解放思想,整合资源让培训“活”起来
我曾多次到浙江学习、调研,每次都被浙江人的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所震撼。例如,海宁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拥有中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余姚不生产塑料原料,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塑料专业市场;浙大继教院,原本是做成人学历教育的一个小部门,却在2024年培训15万余人次,收入达5亿元。这些“无中生有”的实例让我深刻体会到,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是打开工作新局面的强大武器。浙大风光
兰辉 摄
公务员培训部一直积极以思想解放推动工作创新,过去一年,我们快速适应整体搬迁、职能重构、人员重组等变化,克服制度不全、档期紧张、宿舍不足等困难,开创性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例如,我们灵活采取只用午餐不住校的开放式培训,解决了一些班次宿舍不够的问题;将公务员管理专题培训班放在长沙县委党校,解决了档期紧张问题。短短三个半月,我们举办了委托培训班次21期,培训学员近4000人。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培训资源与档期紧张的挑战,打破传统壁垒,主动寻求与高校、企业党校的深度合作,共同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培训平台,使干部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和课堂,而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挺膺担当,提高效率让速度“快”起来
在江浙地区,还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大家都很“卷”。今年元旦,我到昆山市委党校考察学习,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卷”的力量。他们只有教职工30余人,宿舍280间,但2024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46期,培训学员3.4万余人次,同时还服务保障了各级会议457场。昆山市委党校不像浙大继教院机制灵活,薪资也不与工作量挂钩。为什么还那么“卷”呢?交谈中其主要负责人表示,昆山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责任,昆山党校有责任为提高昆山领导干部履职能力贡献力量。我听了深受触动,真切体会到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至关重要。以上算是我对为什么要“快”,即高效率办班的注解。怎么才能快起来?浙大继教院的“快”得益于相对成熟的制度和流程,以及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借鉴他们的经验,我们以规范、高效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委托培训班次实施手册》《班主任带班工作流程》等制度流程,定期召开分享复盘会,总结规律,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创新,灵活利用问卷星、AI等信息化工具,利用“科技翅膀”,让培训流程更加顺畅、高效,让办班速度“快”起来。
实干笃行,提升质量让培训“强”起来
学习期间,叶高翔教授的一句话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平庸的叠加仍然是平庸”。浙大继教院质控办的负责人也告诉我,培训质量对他们来说,就是立足点、是生命线。在那里,我还听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一次在义乌李祖村进行现场教学时,几位学员躲在一边抽烟,对讲解不屑一顾,甚至还说:“这里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因为有钱,有钱谁不会干,给我1000万,我肯定干得更好。”班主任没有动怒,而是耐心地讲述了李祖村的蜕变历程——从贫困到富裕,不用钱“砸”出来的,而是当地政府和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巧干出来的。他还提起了自家楼下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虽因拆迁在杭州分到了多套房子和大笔存款,但她现在仍然打着三四份工。这段讲述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体会到:实干,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成功,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尽全力干出来的。
在公务员培训部,这种实干精神无处不在。同事们常常笑称:“不敢不拼,因为责任在肩,集体荣誉感在心。”我们以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为核心目标,扎实做好需求调研,认真拟定培训方案,努力让每一堂课都能贴近实际、贴近干部需求。同时,广泛收集学员对教学、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提高,力求让课程更生动、服务更温暖。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聚焦省直机关干部特性,深入研究干部培训内在规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服务,不断提升培训质效,全力打造“省直培训部”金字招牌。
(来源:红麓 作者: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