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中组发[2019]22号)、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办法》(湘组[2020]40号)和校(院)《全面加强学员管理办法》的精神,充分发挥党校“熔炉”作用,切实加强学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根据校(院)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学员党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守党章,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政治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服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目标任务
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系统理论学习和严格政治训练、思想训练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改进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学员党性教育的实现途径
党性教育是党校(行政学院)学员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规定:“党性教育应当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党校姓党,决定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党校学员管理工作的主业主责,也是学员管理工作的灵魂和轴心,必须把党性教育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提高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抵制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在入学教育中明确党性锻炼任务要求
开展入学教育,通过学习开学典礼讲话精神、召开党性分析动员会、班级导学、党章党规闭卷考试等形式,使学员明确学习任务、校纪校规和党性锻炼要求,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学员意识、党性锻炼意识,完成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从工作到学习、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
(二)在理论学习中夯实党性修养根基
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新进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1个月以上的主体班学员至少精读1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2-5本《教学计划》所列必读书目,撰写至少1篇心得体会,2个月以上的主体班学员还要撰写1篇不少于5000字的结业论文。
(三)在严格组织生活中进行党性训练
组织学员认真学习党章,对照党章主动检视剖析,自我修正言行。严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过“政治生日”、谈心谈话和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突出政治训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严格组织生活中增强党性、锤炼作风,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1个月以上的主体班次至少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
(四)在体验式学习中强化党性淬炼
1.用好用活省内红色资源。组织学员到湖南党性教育馆、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接受为期1至5天的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2.组织学员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示范点开展异地教学。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借鉴改革发展经验,学习先进理念,增强担当意识,切实把参观考察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3.继续组织中青班学员开展为期一周的“驻村入户体察民情”体验式培训。通过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永葆为民初心,砥砺为民恒心,锤炼务实作风。
4.组织学员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用反面典型警示学员慎始慎独、防微杜渐,把牢做人为官的底线。
(五)在学学相长活动中注重党性锤炼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在校主体班共同参与的学员论坛。各主体班自选主题独立或联合开展工作经验交流、读书交流、学习研讨等学学相长活动,分享经验、启迪思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推动解决思想理论困惑和破解实践难题,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提升和淬炼为民情怀、改革胆识、创新思维等。
(六)在严格遵章守纪中加强党性养成
通过入学教育、从严管理,使全面从严治校的理念深入学员心中,成为共识,时刻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中组部、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和校(院)关于学员管理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课堂、就餐、住宿、请销假等纪律,严格落实廉洁纪律“23个不准”。对累计请假时间超过总学时1/7的学员,予以退学。对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保持“零容忍”,敢抓敢管、严抓严管、真抓真管,把遵章守纪情况、作风养成情况作为检验学员党性锻炼成果的重要标尺。
(七)在丰富文化生活中接受党性熏陶
每轮主体班至少组织一次文体比赛或者风采展示活动,各主体班根据实际自行组织开展辩论赛、党史知识竞赛、集中观看先进典型纪录片等。通过鲜活生动的文化生活,增强学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引导学员感受榜样力量、对标先进典型、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八)在学习成果转化中践行党性原则
引导学员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联系党情、国情、省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决策咨询建议水平,形成高质量学习研究成果,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九)在党性分析中提高党性修养
1.撰写党性分析材料。通过集中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谈心谈话、征求意见,指导学员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查找自身在政治、思想、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追忆入党初心,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党性分析材料。
2.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好党性分析专题组织生活会,坚持和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对学员党性分析材料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小组鉴定意见,经党支部审核。
3.组织认定。由班主任结合学员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见,记入《学员考核登记表》。
三、学员党性教育的党性教育的组织实施
学员党性教育在校(院)委领导下,由校(院)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一)学员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学员党性教育工作的策划与实施,制订并落实党性教育计划和相关制度,从严要求、加强管理,对学员党性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着力提升党性锻炼的针对性有效性。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具体指导、协助学员临时党支部认真落实党性教育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的作用。
(二)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将党性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设置专门的专题或板块,并在学籍管理与教学考核中,充分体现学员党性教育的要求,把学员党性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各教研部及其任课教师要把学员党性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内容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员把理论学习同增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
(四)学员临时党支部要结合实际履行职责任务,切实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学员党支部在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党性锻炼的自觉性,使学员真正做到“自我管理为主,自我教育为主,自我提高为主”,把党性教育的要求落实落细。一是定期开好党小组组织生活会,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是定期开好支部委员会。及时分析研判支部学员党性锻炼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三是定期开好支部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通报支部学习、组织生活、作风纪律等情况,布置工作,特别要对党性锻炼提出具体意见和明确要求;四是组织各类学习讨论活动,认真上好一堂党课,创新“微党课”。
(五)机关党委要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关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在学员党性教育中起表率作用。
(六)校(院)其他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加强学员党性教育的整体合力,营造党性锻炼的良好氛围。
四、学员党性教育的考核
依据校(院)《主体班学员在校表现综合考评办法》,综合学员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遵规守纪、组织生活、廉洁自律、党性分析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学员对照《党章》和党内法规,结合自身在培训期间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情况,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党性分析材料,进行党性分析交流;党支部(班委会)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汇总后报学员部,学员部对学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进行汇总印制。非党学员原则上和党员学员一样接受党性教育,可自愿参加组织生活,参考党性分析内容撰写心得体会。
(一)考核方式。坚持理论教育考核与党性教育考核并重。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组织考核与自我考核相结合,以组织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与结业考核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主。
(二)考核结果。学员在校培训期间,党性教育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结)业。学员党性教育考核结果与学习成绩一并填入《学员考核登记表》,按干部管理权限寄送学员单位主要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干部学用结合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本实施办法由学员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