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党校声音

黄海: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党校力量

来源:红麓 时间:2024-09-19 15:46:14

编者按:为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湖南党校》报(第176期)“特别关注”栏目特刊登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校(院)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部分成员的心得体会。今天转载副校长(副院长)黄海的心得体会《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党校力量》,以飨读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党校(行政学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五路大军”之一,理应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贡献党校力量。

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开展有组织的科研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具体到党校科研工作,就要抓好系统集成、实现有组织的科研,做到三个集成。一是制度集成。校(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我们按照校(院)委重塑制度体系要求,以《科研工作条例》《智库管理办法》《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等为主干,以《学术智库委员会章程》《教研咨一体化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挂靠学会研究会学术活动支持办法》等为支撑,构建起了学科体系、项目体系、评价体系、收购体系、考核体系、服务体系的“1+N”科研制度体系。二是机制集成。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健全了“麓山求是讲堂”“双周智库选题策划会机制”“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快速响应机制”“科研成果定期统计审核分析机制”“内引外联互动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工作“时度效”明显提升。三是成果集成。科研咨询成果集成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成果产出链条化,集成化。通过对优秀科研咨询成果进行梳理和汇编后发现,一个科研大户,一定可以做到一个选题可以延伸拓展出集项目、论文、理论文章、咨政报告于一体。因此,科研主攻方向要聚焦、成果要集中,多搞“集成”“总装”,不搞“东打一枪”“西打一棒”。

二、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开展有品位的科研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党校科研工作既要讲两点论,也要讲重点论。就当前而言,重点要处理好五对关系。一是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对某一主题做好研究,是将其讲好讲深讲活讲透的基础和前提,科研做得越好,讲台就站得更稳。二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研究不能割裂,一篇好的研究报告背后,一定有支撑这一观点的理性思维和学理把握,一篇好的学术文章,同样可以挖掘形成好的研究报告。三是狭义高质量和广义高质量的关系。问题意识和学科意识不能割裂,不能将高质量成果仅仅视为国社科项目、“三报一刊”文章、权威期刊论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田野调查”“咨政报告”也同样是高质量成果。四是单打独斗和团队作战的关系。团队作战不是简单理解为联合署名,而是思想交流、观点碰撞、交流互鉴、相互成就。党校科研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相比,既有优势,也有短板,克服短板的最佳方式就是团队作战,形成“领军人才—科研骨干—青年后备”的梯次型创新研究团队。五是向内看和向外看的关系。成果产出和评价体系既要坚持党校特色,也要对接学界规则,通过学术交流的开展和学术成果的产出,实现走出去和进得来的结合。

三、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开展有实效的科研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有着自身认识方式和实践逻辑的知识体系,这一实践逻辑的核心就是基于实践发展、回应时代问题。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党校力量,我们的科研工作就要注重实效,要立足中国的实践创新进行知识创新生产。

作为党校人,要深刻认识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的知识生产不是“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进行知识生产,要多进行深入的田野调研,多与来自一线的学员交流,做到与时代需要和时代诉求相结合、与具体条件和实践条件相结合。在火热的实践中生成理论的叙事,实现作为实践的叙事,既要做学术研究、成一家之言,也要做理论阐释、发思想之先声,还要做实证研究、献发展之良策,打造全链条知识生产机制,真正融入“生活世界”,真正有效改变“意义世界”,让理论叙事呈现出更加生动而有说服力的实践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