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正浓,张家界市慈利县溪口镇暖流涌动。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文明实践走深走实,10月30日至31日,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组织15名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奔赴慈利县溪口镇,开展“党建领航聚民心 文明实践暖乡邻”志愿服务活动。两天时间里,大家带着真心、扛着责任,用实际行动为乡邻们送关怀、传知识、谋发展,推动文明之花在溪口大地绚烂绽放。
摸清家底,让精准帮扶更有准头
“音响设备来得太好了,山里人也能唱卡拉OK啦!”10月30日,初到溪口镇天湖村,志愿服务队就带来了“硬核”支持——向村委会捐赠了文体设备。随后,大家马不停蹄地走进高山油茶树种植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登上木子寨户外基地,探访红军医院救护站旧址,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记,详细了解村里特色产业发展和红色文化资源情况。队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为后续定制帮扶对策攒下了第一手资料。“只有摸清家底,才能精准帮扶!”队员胡耀华边记录边感慨。

义务宣讲,让群众看到政策甜头
10月31日,志愿服务队兵分两路,把知识和温暖送到不同群体身边。
“您讲得太实在了,特别接地气!”在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哲学教研部副教授王焱的理论宣讲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她以《决胜“十四五” 布局“十五五”》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诠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溪口镇实际,从农业生产、乡村建设、惠农政策三个方面,给镇、村干部阐释“十五五”时期乡村振兴的新机遇、新举措。现场群众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天湖村党支部书记李法周感慨:“发展的方向更明了,干劲更足了!”

别样课堂,让红色浸润孩子心田
与此同时,溪口镇中心完小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正在进行。
湖南干部教育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黄力以《传承红色基因 做雷锋式的好党员》为题,通过一个个鲜活的雷锋故事,向孩子们阐释了奉献、敬业、创新的时代内涵,鼓励大家从小传承美德,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工会副主席楚笑明的音乐思政课“声”入人心。她以《〈义勇军进行曲〉——从战歌到国歌的精神传承》为题,带着孩子们唱国歌、学历史。激昂的旋律回荡在校园,爱国情怀悄悄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一份礼物,一份期许。活动最后,志愿服务队还联合慈利团县委、溪口镇政府举行了捐赠仪式,给60名学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具。拿到崭新的笔记本、钢笔、书包,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要好好学习!”一句朴素的承诺,是对这份温暖最好的回应。

物资帮扶暖人心、理论宣讲明方向、红色教育润童心,这场文明实践活动既有“实打实”的物资支持,又有“心贴心”的精神滋养。校(院)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人才聚集、学员资源、系统平台等优势,推动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深化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和溪口镇天湖村的乡亲们一起,共同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