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市县动态

学习时报|娄底市委党校:多维度提升基层党校教学质效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5-10-09 15:11:56

编者按:2025年10月3日,《学习时报》刊发娄底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向红、决策咨询部主任彭龙富的文章《多维度提升基层党校教学质效》,红麓现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教学是党校(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提出了党校(行政学院)应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等要求。近年来,湖南省娄底市委党校坚持质量立校,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五个方面着力提升党校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协同联动教学机制。以基本培训为牵引,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培训格局。一是建设“虚拟教研室”云备课平台。实现市县两级党校教学资源互联互通,建立全市党校教师联合备课的协同机制。二是重点突破教学协作瓶颈。组织市县两级党校教师在基本培训班次中进行授课,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授课水平。三是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基本培训覆盖率、学员满意度等核心指标纳入工作考核,组织学员、专家评委在一体化信息平台上就全市党校教师学术水平、问题导向、教学方案、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

推动理论教育深化内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主题主线,开发“1+18”个专题,形成“总论+分论+特色”的课程体系。二是深耕理论研究。聚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确定重点课题,组织教师学术攻关,推出优质的学术论文和理论阐释文章。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通,打造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员开展相关教学。

创新党性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党性教育内在规律,创新教学形式,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特点鲜明的党性教育教学体系。一是常态化落实“三堂课”。坚持开展市委领导讲学习教育专题课、党校主要负责同志讲思想政治课、党校分管负责同志讲入学教育课的“三堂课”模式。二是开设党性教育论坛。设计“主题引领—全程互动—成果共享”教学模式,调动学员积极参与教学。三是应用本土案例进行教学。以身边人、身边事引发学员情感共鸣,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性。

打造履职能力实践课堂。聚焦干部能力短板,创新打造实践教学体系。一是立足娄底产业发展实际,建立“党校课堂+实践基地”双向联动机制,在政务大厅、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基层治理一线设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层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设计“沉浸式”实践课程,组织学员深入产业推介会、项目建设现场、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三是创新“案例教学+现场研讨”模式,精选本地改革发展典型案例,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习方法、在研讨中凝聚共识。

推动研究式教学成果转化。聚焦中心工作,打造研究式课堂,提升干部理论思维和决策咨询能力。一是精心选题。围绕教学主题设立重点调研课题库,鼓励教职工、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二是扎实调研。根据教学主题将学员分成若干调研小组,配备专门指导教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共同讨论形成调研报告,为研究式教学提供坚实支撑。三是集中研讨。由相关专家、指导教师组成教学组,采取“学员汇报—教学组点评—互动研讨—党校专家把关”模式,持续深化研究式教学。四是成果转化。将研究式教学的相关成果呈报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把调研成效运用到解决基层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近两年,娄底市委党校累计形成决策咨询报告47篇,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49人次,成功推荐市级“金点子”53个,一批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