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调研正酣。为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切实提升领导干部履职能力,近日,汝城县委党校2025年第三期科干班全体学员分赴全县重点区域,围绕文旅康养、城乡融合、产业园区三大发展引擎开展专题社会调研,以脚步丈量民情,以思考破解难题。
文旅康养组:探温泉资源 谋产业升级
上午8时30分,第一组学员在党校集合出发,直奔热水镇温泉管委会。在专题座谈会上,学员们认真听取温泉资源保护、业态开发及运营管理情况介绍,详细询问当前项目建设进度、市场定位及发展瓶颈。随后,学员们实地走访温泉相关项目现场,直观感受汝城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实践路径,围绕“资源活化利用”“服务品质提升”等方向展开现场研讨,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收集第一手资料。
城乡融合组:学“千万工程” 绘乡村新篇
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为核心课题,第二组学员在农业农村局领导带领下,带着理论疑问与政策思考,学员们先后前往土桥镇龙潭桥村、濠头乡上河村,实地察看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培育集体经济等情况,并开展了专题座谈。与驻村领导、村干部面对面交流,细致深入交流汝城乡村建设现状、“千万工程”经验本土化实践思路,细致记录乡村发展中的经验亮点与现实需求,为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奠定基础。
产业园区组:看实体根基 强发展信心
第三组学员聚焦实体经济,走进汝城经济开发区开展调研。首站探访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了解辣椒等农副产品加工情况,围绕特色农产品定位、企业服务保障、全产业链构建与负责人深入交流,为农业升级寻策。随后,学员深入园区标准化厂房,走访郴州环亚电子、盛联滤清器制造两家企业,进车间细致察看生产流程、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就“制造业降本增效”“中小企业技术升级”等话题与负责人探讨,直观感受制造业活力。最后,学员前往马桥镇小黄姜冷链集散中心(华南最大),在万吨级冷库了解冷链运营、收购加工、市场流通全环节,切实体会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强劲动能。
此次全域调研是党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紧扣汝城“1136”发展思路,精准对接发展需求,既帮助学员们看到了全县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明晰了履职尽责的发力方向。下一步,学员们将梳理调研成果,提炼对策建议,形成切实可落地的调研报告,把调研收获转化为服务汝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供稿:汝城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