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党校声音

用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桥和船”

来源:红麓 时间:2025-04-16 16:33:41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法宝、思想武器和看家本领。根据省委党校的教学安排,县处级干部进修四班全体学员围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领导工作方法”这一主题,聆听老师的专题讲座,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和大汉集团实地考察调研,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和集中交流总结,大家普遍感到深受教育、收获颇丰,找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桥和船”。

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战略思维,做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通过研究式学习,大家普遍感到,谋划和推动工作必须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一是要落实战略定位,笃定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是湖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对湖南广大干部群众而言,就是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在湖南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二是要把握战略趋势,抢抓战略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战略机遇期。比如,合肥市10年前布局量子信息产业,如今已形成“科研——转化——制造”全链条产业生态,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三大领域全面开花。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科学编制“未来产业攀登路线图”,建立“技术成熟度+市场转化度”双评估模型,大力培养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三是要发挥战略优势,筹谋战略部署。湖南有“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底蕴深厚的文化优势、潜力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谋划“十五五”发展要把这些优势用好、用活、用足。比如,要发挥“文化湘军”的优势,做好科技与文化融合这篇大文章,将湖南打造成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历史思维,做到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研究式学习,大家普遍感到,谋划和推动工作必须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一是要把握历史规律。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不可能是平坦大道、没有曲折。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目标不放松,集中精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二是要汲取历史教训。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有惊人的相似。当前中国人均GDP还只有1.35万美元,没有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要深刻汲取拉美一些国家的教训,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要坚持扩大开放与扩大内需相结合、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严密防范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三是要保护历史资源。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红色资源丰富。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辩证思维,做到不怕矛盾、直面问题。“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谋划和推动工作必须正视矛盾和问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一是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对湖南而言,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核心问题还是发展不足与发展不优并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差距。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二是要善于攻坚克难。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加快补齐能源不足、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等短板、弱项。三是要善于化危为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就是“机”。比如,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中抢抓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现实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系统思维,做到整体协同、统筹兼顾。“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通过研究式学习,大家普遍感到,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谋划和推动工作必须用好系统思维。一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比如,当前我省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按照“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做大做强岳阳、衡阳两个区域副中心城市,统筹推进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四大片区协调发展。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战略,创造更多发展优势。二是要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抓住“一子落而全盘活”的关键性改革进行重点突破。当前,要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高校“双优”改革等重点改革,示范带动各项改革有力有序推进,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三是要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质量与数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发展与安全、民主与集中、务实与务虚、干事与干净等关系。

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创新思维,做到勇于开拓、破旧立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通过研究式学习,大家普遍感到,谋划和推动工作必须勇于与时俱进,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坚持守正创新。一是要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大力宣传和弘扬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引导三湘儿女在发展经济中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在深化改革中当先锋。二是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这次参观的大汉集团,主动适应数字时代的新要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三是要营造重才爱才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探索建立全球顶尖专家来长沙休假制度,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落细落实“七个一”政策措施吸引全国大学生来湘创业,将湖南打造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福地、产业发展的宝地。

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法治思维,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通过研究式学习,大家普遍感到,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一是要树立法治理念。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牢固树立“法治是核心竞争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自觉在宪法和法律之下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扎实推进法治湖南建设。二是要加强法治宣传。探索建立法治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标准体系和跟踪反馈机制,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以及各部门、各行业、社会各单位的普法责任,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三是要坚持依法用权。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牢记“执政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的宗旨,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通过研究式学习,大家普遍感到,在工作中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一是要抓住“三个关键点”。要居安思危守底线,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等底线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评估风险知底线,定期进行排查分析,找准风险隐患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知纪明纪守底线,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坚决说“不”,当前特别是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处理好守底线与促发展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处理好守底线与重民生的关系,在改善民生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处理好守底线与抓改革的关系,在法治的轨道上深化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三是要走出“三个误区”。即不能把底线思维理解为杞人忧天,而要客观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妥善处理问题;不能把底线思维理解为因循守旧,而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不能把底线思维当成躺平守成,而要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