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还是调入了党校,成为一名党校人。报到那天,满园的映山红开了。大家也没想到,我竟然几次放弃调离党校的机会,坚持守望党校的春天,愿意静下心来做一名合格的党校人,因为我在党校的这些年,心有映山红花开。
映山红,它既没有海棠那样娇嫩,又没有荷花那样高洁,也没有牡丹那样名贵。但它随处可见,普通平凡,却用生命表达着热烈,绽放着鲜红和美丽。
映山红是我心中希望的花,也是从童年开始就听惯的曲,更是那迎接美好明天的动人的歌。
圆梦党校 惊见花开
毕业离校前夕,辅导员段老师调到湘潭市直机关任职。由于要到党校学习,他便带着我去了一趟湘潭市委党校。那一刻,我才知道有这么一所令人向往的红色学府,心有触动,于是开始憧憬当一名党校老师。其实,我也明白好梦难圆,一个工科学子,仅有一点文学基础,不具备做一名党校老师的资格和条件。然而,我还是想奋力争取一下。
几年后,我从湘潭调回益阳,依旧怀揣着党校梦。在乡镇工作期间,不管多忙、多累,我都坚持学习、思考和写作,也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了一些文章。我还写下了《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考》《怎样当好乡镇党委书记》《践行“三个代表”,不断充实提高》等文章。尽管坚持了20年,我还是没能成为党校人。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组织宣布我卸任现职,调入赫山区委党校,同时通知我参加益阳市委党校春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
至今仍记得2005年3月15日上午9点,我乘车去市委党校报到。难得那雨过天晴的好天气,邻近党校却被新堆的高高的黄土小山挡住去路,到处是泥浆。后来才知道,因基建临时占道,而我选择到校的时间“恰逢其时”。老天呀,这是您给我到新单位和当一名新学员的“见面礼”吗?我虽满脸笑容让坚持送我的人先回去,心中却难免有些失落。我一手提着皮鞋、一手提着裤脚,艰难地在泥泞中跋涉,寻找新路入校。这时的我,少了几分圆梦党校的喜悦,多了几分落魄的感觉。有一段路是梓山湖湖堤,两边落差两三米,一边是湖水,另一边是低洼的山塘,行走这几百米距离,让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其间更生出阵阵无奈和沮丧。
进入党校大门,洗净泥水,穿上鞋袜,抬头豁然看到绽放得灿烂、热烈的映山红,我惊奇不已。一阵清风吹来,所有的负面情绪全被吹散,脑海里有了写诗的画面,脱口而出:“离职汾湖值仲春,入路泥泞道难行。弃车徒步来党校,惊见满园映山红。”
立足平凡 静待花开
农家的孩子,总会有一股拧劲、几分倔强。我想,泥路何惧,唯有心安,才留得住那映山红早早为我盛开的春天。
既然是赤脚来到党校,那就放下过往,轻装出发。我开始立足平凡的岗位,保持平和的心态,以普通党校人的身份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努力前行,静待心灵花开。
巧的是,我是以学员的身份到市委党校来学习,从踏入党校的那一刻起,我便将自己定位为终身的学员,也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中青班学习期间,2005年5月13日,时任市委常委、赫山区委书记通知我到他办公室谈话,告知我职务拟调整为赫山区某局局长。我沉吟片刻,对组织的信任表示感谢,表达了继续在党校工作的愿望。组织上满足了我的心愿,不同的是4个月的培训结束后,我没有回赫山区委党校,组织通知我到益阳市委党校上班。
我到市委党校时,学校并没有职位空缺。几个月后赫山、资阳两个区级党校和益阳市委党校三校合一,新组建的市委党校要重新定岗定位。我内心是前所未有的坚定、自信和从容,党校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领导安排我做什么就做好什么。那时还没有物业,工勤人手少,我就兼职干起了工勤,打扫卫生,整理寝室,还冲洗厕所。我负责过对外联络,在办公室待过,也在基建办负责过,还在教务科工作过,不倦的忙碌中感到十分充实。后来,我开始备课,并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走上了市委党校的讲台,当起了主体班班主任。
记得我的第一个职务是保卫科长,后转任培训一、二科科长、机关党支部书记和行政事务处处长等职。同事们说我是益阳市委党校历史上岗位经历最多的人。我一路勤勉地工作、踏实地行走,尤其在当处长后,牺牲了所有的寒暑假期。
我立足平凡和普通,深深扎根党校,在默默前行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你若有心,便走出了平常。这些年,益阳市委党校获得了一系列省、市级荣誉,包括连续5年获全市综治先进。对于所负责的工作,我以年年的专项先进来汇报;对于上级交办的任务,我以圆圆满满完成来回答。
涵养精神 心有花开
一方面,以前基层党校处境有些尴尬,运转也很艰难。另一方面,作为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的乡镇党委书记,我个人还获得过两次二等功和三次三等功,大家不理解我为什么还要留在党校。“你怎么还在党校?”经常有人这样问我。我却笑着回答:“为什么不能在党校呢?”
20年前,我没有在党校,但心在党校;20年后,我身心俱在党校。“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党校这块牌子是有吸引力的”。他还说,“党校不是一般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
在党校,我去掉了杂念、除去了功利、抖落了一身的尘埃。说实在的,在这样的学校,看着映山红花开,我就心安。当然,我也喜欢做老师,尤其是“不一般”的党校老师。
因为以前的工作经历,人们对我的称呼有镇长、书记、校长、科长、处长等,但我想告诉大家,我最喜欢的称呼还是“老师”。大家由衷地叫我一声“老师”,这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提醒、鞭策。在党校当班主任后,学员们还是常常发问,你怎么选择在党校?我知道,这是精神的叩问,需要心灵的对话。我告诉学员们:心灵不要长期被束缚着,否则会出现褶皱。人生需要沉淀,需要精神,需要忠诚和单纯。我希望他们在匆匆行路的同时,记得停一停,打理好自己的内心,让心灵得以舒展,精神丰盈,永远云淡风轻。
只有坚定方向,涵养精神,占领高地,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党校人。党校有映山红花开的灿烂和芳香,有红色的传承和不灭的精神与信仰。2019年党校机构改革,我依然坚持没有离开。2020年春节,我逆行到益阳银东社区坚守了2个多月,开展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志愿服务。2021年,我又被抽调到市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任副组长,开学后在“学习强国”、《湖南党校》报、《党政干部视野》《益阳日报》等平台发表文章6篇。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年年凝红艳,簇簇夺彩虹。映山红悄悄在心灵播下了美的种子,静静地盛开在我心中的精神高地上,不时鼓励我努力去拥抱党校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