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州市委党校自觉服务党委中心任务,坚持党校姓党,不断健全为党献策队伍、资源和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研究“见底”、成果管用有效。
突出“三个聚焦”把握为党献策方向
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牢牢把握献策正确方向。一是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公开发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永州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基本立场》等47篇理论文章,把研究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精里做。二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永州实际推出《打造“守护一江碧水”的“湘江源”》《推进永州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利用的对策性研究》等研究成果,为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三是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征求市委常委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选题建议,围绕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高质量决策咨询研究。2023年以来,报送的11项决策咨询成果均获市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报送数量和批示数量均为历史最高。
提高“三种能力”锻造为党献策队伍
坚持质量立校,着力提高教研人员为党献策的理论、教研和实践能力。一是提高理论能力。建立研读计划,开展“学妙喻·悟思想·行大道”主题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引导教师深学细悟《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原著原文,在咀嚼经典中夯实功底。二是提高教研能力。先后选派40余名教师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跟班学习,注重行动学习、模拟实操、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培训,打造综合性培训师。三是提高实践能力。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的力度,外派7人次参与乡村振兴驻村、乡镇(街道)挂职、市直相关部门借调等工作,通过岗位锻炼、实践历练、工作磨炼,增强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整合“三大资源”凝聚为党献策合力
统筹整合学员、部门和智库的资源力量,开展科研资政课题联合攻关。一是整合学员资源。充分发挥学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鼓励引导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形成《加快推进“一核”建设,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对策研究》《对永州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查研究》等联合攻关成果。二是整合部门资源。充分发挥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部门人财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开展课题合作和攻关,推出《永州市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对策研究》《永州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等5篇高质量协作成果,助力永州高质量发展。联合县市区党校开展课题集体攻关,编辑《乡村振兴战略在永州的探索与实践》著作书稿;完成省委党校委托课题《永州市县域干部培训和乡镇党校办学研究》,供省委决策参考。三是整合智库资源。积极融入湘粤社科智库联盟体系,参与湘粤社科智库联盟课题调研、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活动,就“如何办好湘粤社科智库联盟”积极建言献策,《永州市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对策研究》等决策咨询成果被《永州智库专报》刊发。
出台“三项制度”完善为党献策机制
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科研决策咨询管理、“教研咨一体化”等制度,不断完善为党献策机制。一是出台调查研究制度。修订出台《中共永州市委党校调查研究管理办法》,校委班子成员带头贯彻落实,围绕“党校系统高质量发展”主题,组建5个小组深入11个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永州市党校系统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永州市党校系统科研咨询“为党献策”问题研究》等5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推动永州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出台科研决策咨询管理制度。印发《科研决策咨询工作管理办法》,设立校学术委员会,明确科研成果等级认定标准、科研咨询成果量化计分标准、科研成果的资助和量化考核标准,充分调动党校全体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科研和决策咨询成果提质量、上档次。三是出台“教研咨一体化”制度。制定《2024年度“教研咨一体化”项目资助课题实施方案》,积极拓宽教学、科研、咨询成果相互转化渠道。印发《2024年“教研咨一体化”资助课题招标通知》,立项13项。涌现出《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助力永州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等“教研咨一体化”成果,形成科研咨询成果进课堂、课堂反哺科研咨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