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湖南党校数字报

信念为舵 行动为帆 | 湖南省委党校制度重塑的思与行

来源:《湖南党校》报 时间:2025-02-20 10:37:27

编者按

《湖南党校》报(2025年第1期)推出专题“淬炼思想铸忠魂 提质赋能建新功”,摘刊“青麓计划”三期学员谈工作能力提升之道的心得体会。现转载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刘树人的心得《信念为舵 行动为帆——校(院)制度重塑的思与行》,以飨读者。

自2023年10月以来,我有幸参与了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规章制度体系重塑的后半程工作,主要负责沟通协调、汇总意见及汇编制度等任务。虽未具体参与制度修订,但见证了从各项制度逐步修订、合并到最终集成《从严治校 质量立校 规章制度汇编(试行)》的整个过程。以下是我结合校(院)制度建设,对思维逻辑层次中信念层次和行为层次的思考。

坚定信念

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218145053.jpg

2024年9月9日下午,“青麓计划”三期开展第一次集中学习,6名学员围绕“构建科学的思维逻辑模型 确定个人发展方向”进行分享。作者供图

制度建设功在当下,利在长远。对于校(院)而言,制度建设是改革全局中的关键一环,其意义不容小觑。

关于制度建设,我曾有两个疑问:一是制度建设到底有多重要?二是时间紧、任务重,新制度能够适用吗?是否还会反复修改?

法理学中的知识为我提供了答案。法的现代化,即制度建设,分为内发型和外源型两种。我国法治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外源型法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实践、完善法治,才能经受住时代的考验。对于党校而言,健全培训机制、改革办学治校体制,是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严格的制度引领改革,实现从严治校、质量立校。

校(院)制度建设具有明显的外源性特点。规章制度修订在前,教职工观念更新在后,这导致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和迟滞。同时,由于制度本身的滞后性,在修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反复修改。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制度修订的反复性是客观规律所致,要对制度建设充满信心,要通过执行制度来促进制度完善。

主动作为

坚定履职尽责的行动自觉

微信图片_20250218145314.png

制度建设始于建章立制,得于计划落实,达于制度汇编。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又需要主动作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确保计划的可执行性和可落实性。

2023年梳理的建章立制清单明确修订合并制度29项,新订制度14项,制定工作方案17项。但在落实过程中,不断有新问题浮现,计划内容和时限不得不进行调整,涉及制度名称修改、内容优化、调整合并、征集建议、新增修订等多个方面。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从严治校 质量立校 规章制度汇编(试行)》。

这一过程中,我们积极主动作为,与修订部门通力协作,通过多次调整计划,确保修订工作按计划推进。我们制作了多个清单和统计表,以梳理汇总阶段性成果、征求意见建议、跟踪未完成制度的推进情况。这些工作为最终形成制度汇编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学习“构建科学的思维逻辑模型 确定个人发展方向”这一课,我更加坚定了信念和行动方向。工作中,我要继续坚定信念、主动作为,从理解深度与广度、执行高度与力度两方面提升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目前,制度建设已进入试行阶段,这一过程中必然还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进行新的修订。我将以“青麓”学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继续为校(院)制度重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