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麓融媒体推出《学〈条例〉·谈落实》专栏,展现全省党校系统以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指导,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本期刊发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李美玲的文章《以深学细悟笃行〈条例〉要求 奋力开创党史党建教学科研工作新局面》,以飨读者。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作出了进一步规范,是做好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基本遵循。党史党建教研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条例》明要求,对照《条例》找差距,依据《条例》抓落实,奋力开创党史党建教学科研工作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认真学习《条例》,把准《条例》对党史党建教研咨工作的新要求
《条例》从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学科建设等方面对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学科研工作提出新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
教学方面。《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要求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指出“党性教育应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革命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确政绩观、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条例》规定,市(地)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总体教学安排中,主体班次党性教育课程比重不低于 20%。强调要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这对党史党建教学的内容深度、形式创新提出了更高标准。同时,《条例》还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开发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让党性教育更具感染力、针对性,这为党史党建教学挖掘本土红色富矿指明了方向。
科研和决策咨询方面。《条例》将科研定位为党校的基础工作,明确科研要加强理论研究、对策研究,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在决策咨询方面,《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推动教学、科研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对于党史党建教研部而言,要立足湖南党的建设实际,围绕红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红色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基层党建、党的政治建设等进行研究,将党史党建研究成果转化为破解党建难题的“金钥匙”,为湖南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用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方面。《条例》指出,学科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的基本建设。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以及党性教育相关学科建设。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而言,就是要从教学科研成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夯实学科基础,完善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将其打造为党校(行政学院)开展党性教育的关键支撑性学科。
落实《条例》要求,笃行实干开创党史党建教研咨工作新局面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运用大党建观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研究,深化相关专题内容,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在讲全、讲准的基础上,力争把“十三个坚持”的主要内容、“九个以”的实践要求等讲深、讲透、讲实、讲活。
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对照《条例》指出的党性教育内容,完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加大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的运用。深入挖掘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等富有湖南特色的红色文化,在现有“长征精神在湖南”的基础上,3年内逐步开发、打造“信仰之路”“革命新路”“为民之路”等不少于3条具有湖南特色的体验式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线路,讲好党性教育“湖南话”。
增强党史党建课程的时代性。在持续优化现有党史党建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新时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等开发一批高质量的党性教育课程。利用多媒体技术、AI技术等制作、播放党史纪录片、时代楷模先进事迹等,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突出党史党建教学科研的实践性。围绕农村党建、社区党建、国有企业党建、“两企三新”党建等党建领域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调研,为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提升课程和研究成果对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党史党建课程和研究成果更能回应学员关切,更好回应时代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
围绕“党的自我革命”打造科研品牌。强化有组织科研,聚焦党的自我革命,坚持“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推进,围绕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经验、实践探索、制度规范等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4堂左右高质量课程,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和决策咨询成果。
系统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课题申报集体论证力度,增加项目立项数量,提升研究成果质量。以在研项目为依托,加大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积极参与党史党建学科全国性教材的编写,2026年底前完成2—3本党建类著作和教材的写作。加强与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全国党建研究会、省委组织部等部门的沟通汇报,准确把握学科建设要求。加大与高校、党校的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科建设持续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