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6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我校2026年招生政策基本无变化,将严格按照教育部2026年研招工作管理规定执行,详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2026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名硕士研究生?
2026年我校计划招收8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69名,非全日制20名。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2026年国家招生计划及各学科报考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三、学校招生专业和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我校2026年招生专业与2025年保持一致,考试科目进行了微调,中共党史党建学考试科目之一《政治学原理》变更为《党的建设理论》。
四、请介绍一下学校2025年录取情况。
2025年我校实际录取78人,其中全日制学生58人,非全日制学生20人。
五、学校近几年的复试情况是怎样的?
我校近几年除公共管理(MPA)专业外,其他专业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只要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A类分数线,即可进入复试。复试分笔试和面试,采取现场复试形式。
六、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和公共管理学是我校优势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任教师13人,在研国家课题5项,省部级在研项目20余项。近三年发表学术和理论文章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有湖南省重点马院、湖南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创新团队等平台。该学科面向党的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教育、党建党务等实践,开设研究生专业和相关特色课程,毕业研究生能很好适配社会需求。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位点师资雄厚,教研咨成果丰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既全面介绍、系统分析中共党史党建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又通过与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监委、省党建研究会等单位和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学位点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去向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入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工作。
公共管理学学科科研实力雄厚,近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多篇咨询报告获正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围绕全方位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公管专业人才,采取“一对一”导师制精准指导,保障个性化成长;依托“湘江大讲堂”“领导干部上讲台”等高端平台,拓宽学术视野、对接前沿实践。多年来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众多优秀人才。
七、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1.国家奖学金。
2.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全覆盖(定向生除外),一志愿新生奖学金优于调剂新生奖学金。
3.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
4.其他奖助:科研成果奖励、困难补助、研究生“三助”岗位补贴等。具体奖助标准以学校最新文件为准。
八、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校近年有哪些调整和特色?
(一)锚定一个目标: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实战型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二)共享两大资源:①优质课程:让研究生有机会共享“湘江大讲堂”“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干部教育的高端课程资源,与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同堂学习,让研究生站得高、看得远;②聚焦实践:发挥党校的独特优势,实习基地遍布全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街道,还通过“青苗行动”“与干部面对面”等系列活动,让研究生站得稳、走得实。
(三)锻造三种能力:锤炼政治素养、夯实学术能力、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普遍反映我校研究生在党政机关、高校等事业单位进入角色快、综合素质强、发展潜力大。
九、考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
网 址 1:https://www.hlunet.cn/
网 址 2:https://yz.chsi.com.cn/
联系电话:0731-827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