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学员动态

以“两个结合”为指引 发展繁荣网络文化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感悟

来源:红麓 时间:2025-09-19 17:14:19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在党校学习期间,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和中央、省委关于网信工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看到省委党校开办的“红麓”融媒体和“湖南网上党校”在网络空间所发挥的重要方面军作用,深刻感到这一重大论断夯实了文化自信的道路根基,拓展了文化创新的理论空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我们在新时代理解和探索发展繁荣网络文化的方向和路径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两个结合”赋予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使命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追求。它不仅关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涉及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文化使命,其核心内涵包括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发展繁荣网络文化,正是这一使命的必然要求与重要实践,必须在“两个结合”中汲取养分。

坚持思想引领是把稳网络文化发展之舵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凝心铸魂。特别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将“两个结合”作为“思想罗盘”,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确保网络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例如,在网络文化的内容创作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完善制度保障是激发网络文化创新活力的重要支撑。法治与制度是创新创造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构建与“两个结合”相适应、相匹配的网络文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网络文化领域法律法规,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审核、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坚决打击各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例如,对于网络上的侵权盗版行为,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为网络文化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拥抱技术革命是拓展网络文化传播疆域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智能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要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利用新技术拓宽网络文化的传播路径与表现形式。例如,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筑牢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深厚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这一论述为网络文化的发展繁荣指明了根源。

筑牢网络文化发展的道路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网络文化建设的道路属性。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其既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又承载深厚的民族精神与历史文脉。例如,在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中,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等思想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

巩固网络文化主体性的思想内核。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本质上是科学真理与民族智慧的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与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相互贯通,唯物辩证法与中华传统哲学思维相互印证。这种深度的融合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坐标和思想内核,使其在多元思潮激荡的网络空间中始终保持定力、彰显特色。例如,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可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增强网络舆论的说服力。

拓展网络文化创新的理论实践空间。“两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网络文化发展主动权,为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网络文化提供了根本保障。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开创网络文化发展新局面。例如,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典故等,创新网络文化的表达方式,让网络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两个结合”指引开拓网络文化发展繁荣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要充分运用“两个结合”所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两个结合”开辟的广阔理论和实践空间中探索出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康庄大道和光明前景。

强化网络内容建设,巩固壮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内容永远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两个结合”要求网络内容既守“思想之正”,又创“表达之新”。必须坚持党对网络内容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内容为王”,打造有思想、有温度的原创内容,确保舆论导向正确。例如,通过制作高质量的网络视频、文章等,将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通过网络空间传播到亿万网民心中。

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持续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效能。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是网络文化繁荣的前提,“两个结合”要求网络空间治理既坚持“法治底线”,又体现“文化温度”。要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加强网络执法能力建设,重拳整治“网络雾霾”,例如,通过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教育,引导网民树立“网络空间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形成“人人都是网络文明建设者”的良好氛围。

运用科技手段赋能,激活文化传承发展强大活力。数字技术是推动网络文化繁荣的“加速器”,要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活化与阐释,建设中华文化数字资源库,让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永久性保存和活态化传承,让网络文化既有“传统的根”,又有“科技的翼”。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性文化体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实现“科技+文化”深度融合。

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发展繁荣网络文化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理论精髓与实践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作者:陈中平 【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县处级干部进修一班学员、省委网信办机关党委(干部处)常务副书记(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