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麓融媒体推出《学〈条例〉·谈落实》专栏,展现全省党校系统以新修订《条例》为指导,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本期刊发北塔区委党校教育长李忠华的文章以《从“动员令”中淬炼党校培训“善事利器”》,以飨读者。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时代全党大学习、干部和党员大培训的动员令,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更好服从服务大局、践行党校初心提供了基本遵循。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的干部和党员教育,要时刻从“动员令”中汲取力量、淬炼“善事利器”,确保“党味”浓、“鲜味”足、“严味”深,引导干部、党员做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确保党校培训“党味”浓
《条例》将“坚持党校姓党”作为首条原则,要求把讲政治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位。“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校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切实担负好为干部和党员“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主责。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教学的主题主线、中心内容,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不断厚植理论功底、锤炼坚强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慧眼厘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坚定不移与党同心同德,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把稳“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盘,确保党校培训“鲜味”足
党校(行政学院)是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要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创新教学方式。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强调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坚决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而“坚决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要找准干部教育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要始终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以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为重点增长学员的履职本领”,做好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要加大互动式、沉浸式、融入式的课题设置,把群众所想所思、所愁所盼列为“课程配方”,组织开展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现场课堂”,化“人民至上”的认识为情感,为意志和行动,既不断提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又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守好初心使命的“底线”,确保党校培训“严味”深
新修订的《条例》明确,“组织管理应当严肃培训期间党内政治生活”“形成严格管理、有效监督的制度和机制”。这就要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坚持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这味“真火”淬炼干部思想,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等日常监督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对干部身上苗头性、倾向性作风问题早拉“衣袖”、早鸣“警钟”,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架起纪律“高压线”,坚决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四个“最严标准”要求落地生根。要教育干部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常修为政之德、怀律己之心、思贪欲之害,持之以恒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的革命意志,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闪亮“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