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市县动态

落实基本培训任务·校长谈 | 攸县县委党校(攸县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吴奇兵谈落实举措

来源:红麓 时间:2025-07-04 19:30:21

编者按: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红麓融媒体中心开设“落实基本培训任务·校长谈”栏目,面向全省市县党校主要负责同志征集稿件,展示各级党校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实现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落实基本培训任务·校长谈

吴奇兵,中共攸县县委党校(攸县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


1751590588565.jpg

念好“严、实、优”三字诀

全面提升基本培训质量

近年来,攸县县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以严立规、以实固本、以优赋能,全方位提升基本培训质量,为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严”字当头,立规明矩筑根基

坚持把严的要求、严的基调贯穿于党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构建起严学严教、高质高效的基本培训管理机制。一是严格课程开发。把新课试讲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教师全员听课并逐一发言点评。未经评审的课程不得进入课堂,同时要求授课教师根据点评建议、学员反馈进行二次试讲。开展基本培训以来,新开发专题19个,学员满意度达97%,其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六门课程被评为“最受学员欢迎课程”。同时,落实《关于印发2025年春季学期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相关班次基本课程的通知》(中校厅发〔2025〕5号)要求,结合实际采用“1+9”模式开展培训,突出履职能力这一主题,围绕意识形态与舆情应对、项目争取和招商、信访维稳等九大专题开展实操训练,每个专题培训1天,有效确保培训效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严格封闭管理。制定出台《基本培训班次学员管理办法》,实行上课签到、统一就餐、每日查寝等制度,从县处级领导干部抓起,形成“制度规范—量化考核—违规惩戒—意见反馈”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细化量化各环节执行标准和操作流程。制度实施以来处理违反规定的学员3名,形成动真碰硬震慑效应。三是严格责任落实。建立由“主办单位统筹协调、校委班子监督指导、送训单位协同管理、班委组织落实”的责任体系,将从严管理、跟班督学要求贯穿基本培训筹备、教学实施、结业评价等全流程、各环节。通过“全程跟班督学、全程教学评估、全程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培训管理效能,有效营造潜心学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2024年开展的8个基本培训班次中,“学员管理”满意度达96%以上。四是严格服务标准。建立“一班一周一案”和学员参与的后勤服务机制,全方位保障学员住宿、餐饮、学习和课余生活,学员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实”字固本,靶向攻坚提成色

牢牢把握党校“阵地”“熔炉”的职能定位,坚持把“实”字落实到基本培训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双维融合。一方面,以专题教学统筹校内外优质师资为重点,不断完善师资库、课程库。2024年,邀请校外优质师资94人次,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来校讲课5次。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本地教学资源,将谭震林故居、石羊塘乡贤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纳入党校现场教学点,灵活采用访谈式、研讨式、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合理选取田间地头、项目工地等作为教学场所,有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025年新任科级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学员谭彦学习后感慨:“谭震林同志的事迹我们虽然都不陌生,但来到他的故居,马上就有代入感。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未来就靠我们来开创。”二是“请进来办+走出去学”双向办学。“请进来办”主要是积极承办省、市各类培训,主动跟进、适应新时代干部培训新要求。2024年以来,先后承办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等4期省、市培训班。“走出去学”旨在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先后选送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基层党组织书记赴上海、浙江等先进发达地区看成效、学经验、找不足,切实推动受训学员能力、思维全面提升。三是“岗位练兵+效果评估”双轨衔接。以“岗位练兵”破解学用脱节,让学员在推进全县重难点工作中进行实践锻炼,加快实现从“知道”到“会用”的转变。2024年,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67名学员在结合自身特点前提下,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六个主题,分别推荐到相应部门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岗位实践,让他们在实践实操中破除思维困境、贯通理论知识。“效果评估”重在建立终端回访机制,对当年受训学员所在单位进行跟踪回访,并将回访结果作为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已经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23条。

“优”字赋能,强基铸魂蓄动能

坚持把“优”字贯穿人才培育全周期,于科学调配中夯实基础,于创新机制中实现突破。一是“两结合”优选人才。持续健全精准选才、科学育才、严格管才工作机制,在县委统筹下,坚持公开招聘与岗位选调相结合,持续关注优秀中学教师,建立完善教师选调储备库,持续夯实党校教师队伍根基。近年来,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6人、优秀中学教师4人。二是“五个一”优育师资。创新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书、每季一课、每年一比、每人一训的“五个一”工作方法,持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政策研究、理论宣讲水平。近年来,荣获省、市相关教学比赛奖项5项。三是“三十条”优化机制。出台《作风建设十条》《教学科研积分十条》《调研课题十项》三项制度(即“三十条”),涵盖工作纪律、中心工作、突出贡献、集体活动、集中学习、课程开发、论文撰写、课题调研等各个领域,通过统一考核标准,将各项具体工作任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合理设定权重和分值,实行逐月积分、年度汇总的动态管理,有效遏制“躺平”现象。“三十条”制度实施以来,我校完成省、市级课题13项,公开发表理论文章12篇,相关论文获评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下一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