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市县动态

常德市委党校:坚持与“实”俱进 推动以“学”正风

来源:红麓 时间:2025-07-15 17:30:56

坚持与“实”俱进 推动以“学”正风

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王海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常德市委党校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在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掌握看家本领、提高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履职本领上主动作为,助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成效。

微信图片_20250714155522.jpg

聚焦主责主业 发挥“为党育才”独特价值

坚持把夯实理论功底、锤炼坚强党性、提高履职本领全过程融合联动,通过精准培训,推动干部队伍能力素养有效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714160122.jpg

 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突出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信念教育,精心承办市委“读书班”“产业班”和“廉政班”等重点班次。加强对县处级干部、乡科级干部的常态化、全覆盖轮训,确保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上半年举办基本培训班次14期1570人次,同比增长202%。坚持开门办学,承接了纪检、税务、医疗、烟草、银行、邮政等专题班33期4000人次培训任务,积极服务行业系统干部作风能力提升。通过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以学促改,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以“理论强基”筑牢“信仰根基”。聚焦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了“总课程+分课程+特色课程”的教学体系。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在常德的生动实践,打造了“习近平总书记常德足迹”系列课程,开发了《“三高四新”在常德》等15个案例教学示范课和5个高质量发展现场教学专题。通过课前“原文精读”“经典导读”、1小时精品短课模块、研讨式学习等多元教学方式,不断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引导学员始终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 

 以“党课滋养”锤炼“坚强党性”。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围绕林伯渠、帅孟奇、丁玲、王尔琢和浯溪河大捷等重要党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开发精品课,打造了34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编著了《追梦——民族复兴中的常德群英》等教材,让学员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精神中砥砺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开设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政与修德:古代廉政教育的智慧与启示》等专题课,让学员在科学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中,把“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政治基因融入血脉。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国旗下微党课、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军事拓展训练等形式,形成知识传输、理性思考、情感冲击、意志磨练的全方位教育,让感动“一阵子”变成铭记“一辈子”。

 以“精准培训”破解“本领恐慌”。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事业所需、岗位必需、干部急需,与职能部门联合举办了“争资争项与项目包装”“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开放型经济”等专业化能力培训班,精准对接发展急需。科学配备师资,打造涵盖专家型、管理型、实践型的复合师资队伍,开设了《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政府理念、制度及其实践》等10多堂专业课程,为干部精准赋能。通过“集中辅导+自主研学”“案例剖析+课题调研”“异地培训+互学互鉴”,有效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拓展抓发展、抓工作的思路,更好地服务常德高质量发展。

深耕理论研究 履行“为党献策”重要职责

坚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着力打造党委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

 用心用情传播“好声音”。充分发挥党校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人才优势,在《常德日报》开辟“党校之声”栏目,及时解读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干事合力。组建理论宣讲“轻骑兵”,提供“点单式”服务,年均深入基层宣讲50多场次,累计受众5万人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精心策划“以文绘城:党校老师带您走进故事常德”活动,推出2季19堂微课程,平台浏览量突破百万人次。 

 走心走实做好“大学问”。坚持教研与实践相贯通,让教师走进社会“大课堂”,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干群创造的新鲜经验,加强理论研究针对性,提升教学内容穿透力。紧盯“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老大难”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走找想促”调查研究,坚持获取第一手材料,总结第一线经验,为服务中心积极作为。 

 尽心尽力贡献“金点子”。用好多方资源,建立“党校+高校”“党校+部门”“教师+学员”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攻关机制,围绕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构建“4+3”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咨政研究,已形成《关于打造百亿白酒优势产区的建议》《关于打造全国生物制造代工基地的建议》等一批有价值、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每年向市委、市政府呈送《决策参考》10期左右,主要领导签批率超过80%,为上级决策参考提供智力支撑。

突出校风建设 坚定“从严治校”办学方针

坚持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切实发挥党校“净化器”“大熔炉”“风向标”的作用,助力全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微信图片_20250714160118.jpg

 坚持育人先育己。始终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第一位,引导教师站稳政治立场、恪守学术规范,通过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审定、教学效果评定,构建教学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教学中对理论的阐释和政策的解读与中央保持一致,对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迅速响应,让党校教师成为学高和身正的示范者。同时,提前把关外请授课内容,对授课过程中发现的“噪音杂音”及时指正或终止,始终坚守讲坛、课堂有纪律。 

 坚持严管即厚爱。建立涵盖“日常考勤、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党性教育、生活纪律、班级活动、廉洁自律”等七个模块的评价体系,并联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对学员在校期间的作风纪律进行监督暗访,且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要求回到原单位进行述学。每位学员综合评价表经严格审核后存入学员档案并反馈至学员派出单位,学员重要奖惩情况报送市委组织部,作为干部考核任用重要参考。通过导学、促学、督学和考核、评价、反馈,切实强化校纪校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的学员管理机制。

 坚持学思用贯通。充分运用学员“两带来”问题,掌握培训需求,在提高授课针对性、实效性的同时,引导学员从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等角度去思考工作,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机制,在1个月以上基本培训班次设置专题调研,真正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调研、边实践”。学员在培训期间提出的诸多高质量建议,及时以《决策参考》呈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部分咨政成果正逐步转化为决策举措,充分体现了“以学促干、学用结合”的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