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学员动态

党校记忆 | 从星火到薪传:我的党校心路

来源:红麓 时间:2025-07-18 09:04:31

仲夏的蝉鸣,萦绕在湖南省委党校的林荫道上。日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樟叶,在熟悉的石板小径上洒下碎金。脚步落在上面,似乎比四年前更显沉稳。身份悄然更迭——从埋首书斋的党校研究生,到如今肩负使命的基本培训班次学员,达理楼的红墙依旧,草木的气息在溽热中蒸腾,熟悉得令人心安,却又因心境的流转,氤氲出别样的况味。驻足凝望,2021年初秋的那个九月,那个背着行囊、目光清澈,带着几分懵懂撞入这片思想圣地的青涩身影,仿佛就嵌在婆娑的光影里,与此刻的我隔空对望。

2fb678b1702d3719e597057a1d5d66c.jpg

达理楼

大学轮训,播下信念的种子

在湖南省委党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第一课上,老师曾问我:“本科学什么专业?为什么要学哲学呢?”那一刻,赧然之外,竟有些语塞。细想来,这选择更像是灵魂深处一次未名的悸动。而这悸动的种子,早在本科时代,在甘肃省委党校那段浸润着求实精神的短暂轮训岁月里便已悄然播下。

记忆溯洄至陇原。2017年12月4日,那个特殊的日子依然清晰。本科求学期间,我有幸以学生党支部书记身份参加了甘肃省委党校承办的全省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轮训班。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党校理论的系统性与实践性。当那些宏阔的理论被老师们娓娓道来,精准切入基层实践的肌理,那一刻,我深受震撼。这束自陇原课堂升起的星火,引我南归,回到湘江之畔,在湖南省委党校这片思想的沃土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习之旅。

图片

湖南省委党校一角

智慧求索,党校熔炉点燃星火

2021年9月,我来到湖南省委党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当年,哲学教研部只招收了2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段纯粹的求索岁月,也因特殊的“二人班”而获得了老师们的“精准滴灌”。这份难得的“小”,如同为思想的熔炉添上了精准控温的风门,使得每一次研讨、每一次答疑,都能直抵核心,成为思维淬火的宝贵契机。

而真正以匠心锻造我思想筋骨的,是湖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的恩师们。面对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学子,他们凭借精准的洞察力,耐心地引领我溯流而上,重塑认知结构,锚定目标方向。

图片

张家界市委党校 作者供图

毕业抉择,开启扎根家乡山水之旅

2024年研究生毕业之际,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投身工作?令我难以抉择。幸得恩师为我拨开云雾。他们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结合我的特质与我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启发我思考:个体的价值坐标,如何才能真正嵌入服务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仰望星空”的哲思情怀,又如何能在“脚踏实地”的服务中,找到最深沉的回响与最坚实的落脚?他们以丰厚的学识和洞悉世事的智慧,为我剖析不同路径的风光与险阻,言语间既有理想主义的热忱召唤,又浸润着对现实的清醒洞察与对学生最务实的爱护。这醍醐灌顶般的引导,照见了我内心最真实的渴望:将党校赋予我的思想瑰宝,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柄洞察现实、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带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带回生养我的土地,播撒在基层实践的沃野之中。于是,我选择回到家乡的山水之间,在张家界市委党校开启了“布道者”与“践行者”双重角色的旅程。

重回母校,重温不期而遇的温暖

如今,以学员的身份,我再次踏进浸润着书香与思想的综合楼,竟与当年授业的恩师不期而遇。老师眼中瞬间漾起惊喜的波澜,仿佛我只是课间小憩归来。“回来了?真好!”那温厚如初的声音响起,手掌自然地、带着力量轻拍我的肩膀,关切地询问如旧友重逢:“在张家界的山水间扎根,可还习惯?基层的课堂,想必有新的挑战吧?面对那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学员,对‘传道授业解惑’,可有更深一层的体悟?”那一刻,这份源自心底、家人般的关怀与惦念如此真切而温暖,我无比清晰地感知到:无论行至何方,我永远是党校这个精神家园里,被灯火温暖照耀、被深情牵系的孩子。

图片

夏日党校,绿荫浓密。

明确身份,坚定传递薪火信仰

此刻,坐在曾挥洒过青春汗水的教室里,身份已悄然转换。窗外,香樟树的绿荫依旧浓密,蝉鸣声声入耳。恍惚间,仿佛看到那个曾经的自己。现在同样是汲取智慧的学生,但肩头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分量——那是来自实践一线的泥土气息,是面对基层渴求目光时的责任。

当年,是党校的恩师,以哲思为舟,以逻辑为楫,载我渡过了认知的懵懂之河。他们不仅点亮了我心中的灯火,更以言传身教,为我标定了一条清晰无比的思想之路——将理论的星火,深深融入实践的热土,在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中,不断擦拭、淬炼信仰的明镜。

现在,当我以新的姿态,带着实践的回声重新端坐于此,汲取智慧的清泉,心中那盏被恩师点燃的灯火,燃烧得愈加明亮、沉稳;脚下这条由党校铺就、又被自己一步步拓展延伸的思想之路,正向着更辽远、更坚实的未来延展。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体悟到,党校赋予我的,绝不仅仅是书卷中的墨香与箴言,更是洞悉本质的思维方式和薪火相传、照亮他人的使命自觉。

未来的征途,山高水长。我将继续沿着恩师们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以理论的筋骨剖析现实的肌理,以思想的微光穿透实践的迷雾。努力像我的恩师们一样,成为一个沉静的“燃灯者”——不仅照亮自己脚下的方寸,更愿以心为灯,为更多在思想之路上求索的灵魂,投下一束温暖而清晰的光亮。用心守护这盏点亮于湘江之畔、又在基层沃土中添注了新油的灯火,并将这光与热传递下去。

暮色渐合,党校的铃声穿透林梢,依旧悠扬清越。教学楼的灯火次第亮起,橘黄色的光晕晕染着归鸟的翅影,温暖而恒常。这里,是我人生航程中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是安放灵魂最温暖、最坚实的情感港湾与力量源泉。

作者:蔡娜(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师资培训班学员、张家界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