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湖南党校数字报

党校记忆 | 悠悠党校情

来源:《湖南党校》报 时间:2024-05-20 10:43:34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翻开泛黄的校史,打开尘封的记忆,湖南省委党校发展的轨迹清晰可见。

这里是育人的沃土,是红色的摇篮,是党性的熔炉。

回首往昔,我深深感到,我的人生成长离不开党校的培养。细数年华,毕业离开母校已经14年了。感恩之心时时涌动,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飘飞。轻轻牵着记忆的长线,飘动的白云唤起了我对往事的追忆和眷恋。

图片

追忆,是打开我心扉之门的那串钥匙,言不尽的是党校老师们的理论教诲恩情。

回眸校园,垂柳含情,流水有意,巍巍岳麓山下绿荫迎人,这是一片圣洁的绿海中藏着的红色理论阵地。党的旗帜在这里高高飘扬,马列主义在这里永放光芒。园林般的校园,行者匆匆,处处都是求知的身影。18年前,我满怀憧憬的心,从怀化市辰溪县司法局带着入学通知踏进了省委党校,这一学就是4年。我本科毕业后,铆足一股劲又考上了省委党校少数民族干部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4年的“熔炉淬火”,让我感到真理的味道很甜,党校的老师很亲,奋斗的同学很美。

这里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激情澎湃。怎能忘,开学伊始,时任湖南省民干校校长的伍晓华组织开展入学教育,促进“三个转变”。怎能忘,在开学典礼上,时任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黄建国出席开学典礼,作题为《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真与实》的报告。怎能忘,在班主任雷海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三读”活动。怎能忘,党支部组织全班学员赴韶山和花明楼,接受党性教育。怎能忘,就读于本科班时,全体学员在省民干校老师的带领下,赴岳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察学习;赴湘钢和株洲南车集团等现代化企业开展工作实践。怎能忘,就读于研究生班时,全体学员在时任民干校校长潘一丹的带领下,赶赴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郴州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调研。怎能忘,在研究生导师见面会上,与时任省委党校副校长刘丹第一次见面的忐忑和激动。怎能忘,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课堂上各种思想火花的迸发。

图片

追忆,是掠过我心湖的那只白鹭。

走进这里,体悟经典的魅力,让每一位学员的思想得到升华。走进这里,感受思想的力量,让每一寸土地变得无比神圣。党校老师用他们那宽广的理论视野,敏锐的学术眼光,深厚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作风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曾记得,在导师刘丹教授的指导下,我的处女作《浅淡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援助保障》在2009年发表于全国党史优秀期刊《湘潮》。其后,导师鼓励我坚持著述,到现在我已发表了30多篇论文。尤其是毕业论文《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提高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应对能力》入选了2011年中欧社会管理国际论坛征文集,并且荣幸地应邀参加了中欧社会管理国际论坛。当时,我跟随湖南省委党校唐月娥教授一同前往参加。在国际论坛上,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享受了一席精神大餐、一场知识盛宴、一次心灵洗礼。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加油站”,让我终生难忘。回到长沙后,正好赶上母校60周年校庆活动,我精心为母校准备了独特的生日礼物——《情深深的母校》和《那天我悄悄参加了庆典》发表在《湖南党校》报,从此,我走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学术无止境,在伍晓华老师的精心指教和鞭策下,我的论文获湖南省科技厅立项课题,我还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拓展了学术视野。这里有太多值得我记住的面孔,这里的友谊之花四季绽放,这里的师生情谊之树四季常青。湖南省委党校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伴我成长,给我无限的关爱和前进的动力。

追忆,是拴在我心头的一根红线,解不开的是同窗手足之情。

回首往事,一点一滴,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26位本科同学和41位研究生同学,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到这座马列殿堂。教室里,我们聚精会神;操场上,我们生龙活虎;食堂里,我们谈笑风生;论坛上,我们思想激荡。大家才华横溢,各具所长,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魅力。我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情同兄弟姐妹。记得放歌的热情与豪迈,记得结构化研讨课上那热烈的场面。我们满怀希冀,用努力写下华美的诗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校以她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学子。我深深地感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的关怀、教育和培养,是你们的教诲、提携和鼓励,使我能在事业上收获成长。毕业后,我从县司法局调到了县政府办工作,之后还多次被选派到湖南省司法厅、省政府督查室、省扶贫办、省乡村振兴局跟班学习,并且加入了省作协、省散文学会、省财税法学研究会、省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长沙市作协。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我用发表在《湖南党校》报上的《感恩党校》献礼母校。后来,我又频繁地向《湖南党校》报、《党政干部视野》投稿,表达我对母校的情意。我与党校的点点滴滴使我文思如泉涌而发,创作了《母校,我停不下思念的情愫》《情深深的母校情》《我们的歌》《从半条被子到幸福路子》《叩击灵魂深处最美的声音》《思想与利剑》等作品。我多想向亲爱的母校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学生对您虔诚的爱!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拳拳心为母校添辉,切切情系党校发展。70余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70余载薪火传承、桃李芬芳,让我们共承发展之志,共绘党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