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馆参与编辑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湖南省九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湖南省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湖南省古籍普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也标志着我馆参与承担的此项国家级重大古籍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2007年,国家相关部门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项目,其中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是该计划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政府组织、收藏单位参加最多的全国性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至2020年末,历时13年的全国古籍普查工作进入尾声,全国2760家古籍收藏单位完成普查登记工作,并陆续出版各收藏单位普查登记目录分册或合册。
此次出版的新书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范围内9家藏书数量尚不够单独成册的古籍收藏单位合并出版。《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位于书首,共收录我馆收藏的古籍237部4761册。这些古籍保存完整、内容丰富,集历史文献性、学术资料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目录包括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作者、版本、册数、存卷等信息,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馆馆藏古籍的基本情况,准确标示了每部古籍的基本信息,较好地展现了我馆古籍资源的内涵和价值。
此次古籍普查还在全省发现了一些原不为人所知或原以为失传的珍贵文献。其中包括我馆收藏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二卷《船山鼓棹》一卷,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湘西草堂刻本,是该书最早的版本。
近年来,在校(院)领导重视和支持下,我馆以参与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为契机,成立专门部门,引入专业人才,加大对馆藏字画、古籍、民国文献、红色文献的保护研究力度。为了做好古籍登记工作,工作人员自始至终投入极大的热情和专注力,对馆藏古籍认真著录、反复核校、多方鉴定,以确保每一条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前后持续4余年时间,最终高质量按时完成工作并形成《湖南省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参与此次国家级古籍文献编纂工作,使我馆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也且培养了青年古籍保护专业人才。
我馆收藏古籍目录出版,凝聚了图书和文化馆全体人员的辛勤汗水,也离不开老一辈图书馆人兢兢业业的付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努力形成普查、保护、修复、研究、展示五位一体的古籍保护工作模式,把古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古籍真正“活”起来。
(图书和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