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彭福清,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原副校(院)长、巡视员、教授。
调查研究作为植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识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传家宝。
调查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收集和掌握客观资料,即搜集信息,其任务在于搞清“是什么”“怎么样”,获得对客观事物真实的感性认识;研究就是将掌握的资料进行统计和理论分析,即优化信息,其任务在于探究“为什么”以及“怎么办”,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制定对策,解决问题,促进事物的发展。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是调查的深入与发展,两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要正确认识社会,有效管理社会,一刻也离不开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了解社会信息和认真、全面、系统、辩证地分析社会信息。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搜集和处理社会信息的方法,对于提高我们认识和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调查研究是提高领导、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认识、分析、概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领导和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调查研究恰恰是锻炼和提高这种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如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毛泽东主席曾形象地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过程,不仅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掌握如何搜集信息材料、整理信息材料,如何分析概括信息材料、研判优化信息材料,如何将信息材料提炼升华,找出内在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举措的过程,这既是对领导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检验过程,也是对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一种提升过程。因此,我们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更直接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中吸取营养,拓宽视野,通过调查研究的实践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把握宏观的能力,综合概括的能力、研判优化的能力、提炼升华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要系统总结和灵活运用我们党在一百多年奋斗历程中掌握和积累的大量调研方法,如深入基层的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的典型调查、感受直接的走访调查、深入一线的实地考察,互动性强的调查研讨会,注重点面结合、比较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同时,把传统的调研方式与现代调研方法结合起来,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法,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形式,提高调研实效,提升调研能力,真正把我们党大力提倡的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这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这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这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用活用好,不断提高履职本领和领导水平、强化责任担当。
二、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执行落实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调查研究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前提和保证。毛泽东主席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经验说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要树立“先调研后决策,不调研不决策”的理念;要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获取的原始资料认真分析、合理研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对策;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要在求实、求深、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正确的决策是带有普遍规律性、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贯彻落实,必须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相结合,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调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才能取得实效。
我们党百多年辉煌的历史充分说明,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什么时候全党重视、加强调查研究,使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忽视了调查研究、缺乏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调查研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调研,将调查研究制度化、经常化,贯穿于决策和执行落实的全过程,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提升决策水平和执行落实的重要基本功和有效途径,使调查研究更好地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三、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管如何纷繁复杂,总起来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的目的和结果。要发现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往矛盾大、情况复杂的地方去,与意见大、反映多的群众聊一聊,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问题,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搞清楚问题所在、症结所在。要解决问题,也只有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搞好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事物的现状,认识事物的性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发现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了解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一些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于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也要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并要定期回访,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发现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动因,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调查研究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增强问题意识,通过调查研究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研判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迫切需要提高政治站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大兴调查研究,将其贯穿于谋划工作、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推动落实全过程;迫切需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谋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使调查研究成为迎接挑战、破解难题、化解风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
四、调查研究是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总结经验就是在实践和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认识和再认识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事物的现象进入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断地使认识升华和发展的工作。调查研究是总结经验、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毛主席曾意味深长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经验往往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的。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一是总结成功的经验,推广经验。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二是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教育自己、教育群众,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不是笔直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前进也有曲折。总结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途径。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而,人们也得经常地深入调查研究,以获得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更好地推动工作。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把历史的经验提高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升华,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形成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理论,用以指导实践,从而保证了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勤于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现实中有的干部往往满足于说干就干、干完就算,不盘点、不总结,忽视调查研究,缺乏实践反思,其结果是工作上辛辛苦苦,道理上稀里糊涂,本领提高不快,工作起色不大。因此,党员干部要勤于学习,系统掌握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明确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立足实际,依据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经常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服务对象作细致周到的调查,从上情、下情、内情、外情的多重视角广泛搜集材料,把材料搞全、弄准,充分占有全面系统、丰富生动、真实可靠的实际材料;要善于提炼,通过充分的分析比较、反复的推敲锤炼、深入的思考加工,从材料中概括提炼出观点,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支撑观点,形成系统的富有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的调研总结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事业的发展。调查研究是总结经验,孕育新思想、谋划新战略、形成新举措、推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调查研究是改进作风、服务民众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各级领导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是察民情、聚民心、集民智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各级干部领导水平的“练武场”,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既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群众的“逆耳言”;既报喜又报忧。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真情况;要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要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坚决摒弃作秀式调研、走马观花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嫌贫爱富”式调研,听真话、察实情、获真知、取真经;要将调查和研究相统一,将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相统一,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部署,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客观现实做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按照事物本身的面目认识事物,以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客观规律,切实制定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各项事业。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也是改进各级干部作风,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效途径。搞好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有何忧、有何乐,了解群众的真想法、掌握基层的真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真对策,切实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最盼的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信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