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麓网 >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 思政课要讲让人能记住的话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4-08-26 18:57:16

编者按 

2024年8月16日,《学习时报》刊发《思政课要讲让人能记住的话》,“他山之石”栏目现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是不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了,一个重要检验标准就是看听课的人能不能记住授课内容,哪怕记住了几句话、明白了几个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也是好的。怕就怕洋洋洒洒一堂课下来,什么都没记住,没有起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把功夫下在讲什么、如何讲上。

现在,各个层面都在讲改进创新思政课,但不管怎么改、如何创,首先要有内容,没有深刻、鲜活的内容作支撑,一味地形式创新是没有多少实效的。现实中,为什么有的教师热衷用新技术、新概念搞形式创新,而不愿下功夫把内容讲新、把道理讲好,原因在于形式创新来得比较快,也容易博眼球,而内容创新需要苦功、硬功,难度更高。很多名师大家的授课,往往形式并不花哨,课件也很简单,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全程引人入胜,根子就在于内容很有意思、走心抓人。

有些思政课也在内容上下了很大功夫,之所以反响平平,听者没记住多少东西,不外乎几种情况:有的通篇看似都有出处、推敲严谨,但很多道理、很多话似曾相识,听过多少遍,没有新鲜感,听完就过去了;有的一味追求文字精美、表述新颖,但没有多少思想内涵,既缺深度也缺实度,有人形象称之为“语言按摩”;有的喜欢把话往大处讲,看似号召性、鼓动性强,讲起来有劲、听起来攒劲,但往往听完后激动一阵子,没有在内心深处留下多少东西。

讲好思政课,道理不在高大上,形式不在高精尖,包装不在高优美。让人能记住一些东西、得到益处的课,就是好课。讲课贵在以内容影响人、塑造人、赋能人,要坚持讲走心的话,讲让人内心认同、留下烙印的话。讲课前要深入思考,想明白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到底要讲清什么样的道理,大的道理可不可以分成几个小的道理去说,怎样才能把这些道理讲真、讲实,自己能想到的观点、事例,大家是不是都知道,要不要深挖一层,换个角度、换个故事去讲,让讲的东西更有味道、更能打动人,等等。

讲让人能记住的话,首要的是解决好授课内容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坚持从中国道理、时代巨变中找。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夺目思想光芒、深刻道理学理哲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沧桑巨变,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强大信心底气、根本前提支撑和丰富教育资源,取之不竭、用之服人,应善用活用。坚持从最新发生的故事中找。世界舞台、中国大地、单位集体,每天都在发生新事,要敏锐捕捉、为我所用,及时转化为鲜活教育内容,用带着热气、露珠和鲜味的事例,把课讲新、讲出味道。坚持从亲身经历和身边事中找。讲述别人的故事、远处的“风景”,讲半天总有隔膜感。讲自己经历过的事、身边发生的事,容易讲出感情、讲出细节、讲出生动性,更能打动人说服人。

讲让人能记住的话,还要注重提高授课艺术。实践中应在“三心”上下功夫:一是真诚心。真诚是最好的讲话艺术。语言背后是思想、是阅历,更是情感。同样的话,有没有情怀、是不是真心,讲出来感染力、可信度是大不一样的。要努力向“人师”“大先生”的标准看齐,讲真心话,动真感情,让听众能切实感到你是真心为他们好,愿意打开内心阀门,敞开心与心交流的通道。二是同理心。把教育对象特点分析透,所讲的道理与其认知要匹配,把镜头拉近,把共鸣点找准,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表演,自感很有道理,却让听者一头雾水。语言要亲切、亲和,接地气、接烟火,把政策要求用听众能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说出来,做到清泉汩汩入心流。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在湖南农村考察时,亲切地要求老乡们办好三件事:第一是往后嫁女不许再要钱;第二是马上办夜校,大家都能学文化,不当“睁眼瞎”;第三是当爹娘的以后不要再打伢了。老乡们听了都讲:毛主席说到我们心坎上了!三是工匠心。授课内容、思想观点要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表述、风格讲出来,使听众感到“我讲的都是我思考过的、都是我相信的”。同时,注重把普遍道理、共性要求与听众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让看似遥远的理与身边的事衔接起来,让人有醒悟感、收获感。比如,宣讲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举措,就要注重讲清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新要求,为什么会这样提,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有什么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引起大家的兴趣与共鸣。

下一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