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近年来,福建省委党校高度重视发挥党校智库职能,从创新专业化管理运作模式、整合资源形成攻关合力、畅通成果评估推介渠道、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着力,扎实推进智库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智库专业化管理运作模式。一是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密切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联系,借助其学科齐全、人才密集优势,用活用好“政策外脑”;加强与“中华职教社”“善才公益慈善研究院”等社团类智库联动,集智聚力推出高质量政策建议。二是创新研究方法。在以往实地调研、座谈调研等传统方法基础上,与福建省大数据集团、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作,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动态规划、线性规划及仿真法等方式,充分发挥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支持作用,提高党校智库成果的科学性、系统性。三是建立有效引导机制。对省内各级党校智库的发展理念、专业化水平、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发展特色、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宏观引导,细化方向、任务、要求,并列入党校系统“教研咨一体化”考核章程。四是建立健全党校智库成果评价机制。结合省社科联、省委智库办等部门评价情况,进一步完善现有智库成果评审评奖制度,对党校系统智库成果进行评估认证,对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加大奖励力度。
整合资源形成攻关合力。一是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党校系统有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发挥其优势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以重大课题为牵引,凝聚各方力量,让经常作决策的人为决策研究服务。二是建立智库与决策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定期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等部门座谈交流,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与政府决策“相脱节”现象,打造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党校智库。三是充分利用外派智库成员智慧。要求党校智库成员利用访学、共建、支教、驻村、挂职等契机,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到基层接地气,真切感知前沿性创造实践、经济社会实际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总结干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做法,积极建诤言、出主意、献良策,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畅通智库成果评估推介渠道。一是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介作用。通过海峡卫视、融媒体、“福建干部网络学院”等载体,播放微课堂视频、发布高端智库成果,拓宽推介和发布的渠道,让党校智库研究成果实现影响力最大化。二是加大与省委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力度。积极与福建省人大、福建省政协等部门沟通协作,支持党校智库成员通过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等方式促进成果转化。三是积极开展论坛、学术会议、讲座等交流活动。通过海峡论坛、新福建大讲堂、求是讲坛、福建省社科界青年学者论坛等多样化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党校智库研究新成果、成果应用转化情况等,提高转化效率,避免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
加强高素质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适应决策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对标“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鼓励现有人员参加“福建省高层次人才”“雏鹰计划”“福建省文化名家”等认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尤其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等高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二是用好平台优势。通过开展党校系统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鼓励和倡导各级党校智库间开展思想和观点的交流互动,使党校智库工作者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为提高成果质量奠定基础。三是建立专家人才外聘机制。通过合作共建、颁发聘书等形式,把有思想活力、有实践经验、有政策研究能力的各界专业人士吸纳到党校智库队伍中,改变校内专家的单一结构,助力政策建议及时有效转化为优质决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