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无形的圈子里,圈内有我们熟悉的人,熟悉的工作方式,熟悉的环境,让人感觉轻松自在。然而,圈就犹如一个温暖的茧房,将我们包裹其中,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里面待久了,会逐渐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限制人生的上限。青蓝工程的学习经历正是一个不断破圈,打怪升级的过程。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勇敢地拓展自己的边界,才能真正收获成长与突破。
首先,敢于突破惯性思维。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以前,我总是埋头做很多事情,而在做完之后却来不及思考,所以当我第二次、第三次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依旧是上一次的节奏,上一次的步骤,上一次的效率。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会有意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例如,会规划一整块时间,专注思考一个问题;会为扫清自己的知识盲区,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会通过思维导图,厘清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外延;会对一些看似定理的命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深度思考让我学会用追本溯源的眼光去看待新出现的问题,打破僵化思维的枷锁,获得真正的成长。
其次,勇于迈出舒适圈。上半年,我有幸观摩了校(院)精品课评选和全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竞赛。在三尺讲台上,参赛教师们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展示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艺。有些老师,甚至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参加了两场比赛,我不禁由衷地感叹:真厉害!在向她们取经时,她们却无一例外地告诉我,“这个稿子我都打磨了几十遍了,反复请教专家提意见,不断修改,人都脱了层皮。”原来这些我觉得“厉害的人”,并非生来就天赋异禀,而是在我没看到的地方,默默地翻山越岭,勇于跳出舒适圈,不断向上攀登。
最后,不断升级朋友圈。非常喜欢一段话,“我喜欢三种人,一种是比我优秀的人,另一种是使我优秀的人,还有一种就是愿意跟我一起优秀的人。”很幸运,这三种人我在这里都遇见了。今年五月,我的核心任务是准备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现场教学课。记得刚开始备课时,我深陷海量的文献资料,思维混乱、逻辑不清,学院的同事们、青蓝工程的小伙伴们耐心地帮我理框架、找问题、提对策。从课件打磨到语言锤炼,每个细节都帮我仔细推敲、精心设计。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这门课顺利通过了校级备课,走进了岳麓书院。这次备课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提升自己的最快方式,就是升级自己的朋友圈,和优秀的人一起走,走着走着你就优秀了;和努力的人一起走,走着走着你就勤奋了。唯有一直跟随光、追逐光,才有可能成为光、散发光。
这世上鲜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那些看似一往无前的人,不过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不断跳出固有圈子,获得新的生活体验。愿我们满怀希望,勇于“破圈”,深耕自己,向阳而生。
【来源:红麓 作者:何娟(湖南省委党校青蓝工程第一组学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