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湖南党校》报第174期刊发常德市委党校(常德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王海波的文章《落实基本培训任务 提升干部教育水平》,现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常德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全市实际和干部培养需求,扎实做好基本培训工作,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取得新成效。
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全国党校校长会议明确基本培训任务要求后,围绕提高培训供给质量和效率组织大调研、大讨论,向市委提交了《关于推动全市党校系统落实从严治校全封闭管理的报告》,获得市委副书记、校长签批。3月7日召开了全市党校常务副校长会议,部署推动基本培训工作。全省党校校长会后,第一时间向市委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市委书记来校现场办公,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市落实基本培训举措,审议通过了《培训方案》《行动方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发文,增加培训经费130万元,市委副书记、校长召开全市党校校长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
扩面增量,强化举措。根据培训主体、方式和对象,精准制定培训方案,科学设计培训班次,创新完善学制周期,积极探索长短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分段分期等灵活办班方式,划分了两块10类培训班次,确保应训尽训、全面覆盖。一块是基本培训班次,包括研讨班、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班、师资班;一块是重要合作培训,根据上级部署和部门职能,加强线上和线下联合培训。其中,增加1个月以上进修班次,扩大县处级干部和正科级干部培训人次。增加专题研讨班种类,每年对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全覆盖轮训,根据全市中心工作举办重大战略专题研讨班。
精准施教,丰富课程。坚持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三位一体”,丰富培训课程。理论教学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课程+分课程+特色课程”的课程体系,及时开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常德足迹”特色课程5堂,把现场变课堂,把素材变教材。党性教育精选林伯渠、丁玲等25位本地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打造了35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并汇编成《追梦-民族复兴中的常德群英》等校本教材,作为全市规范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的普及读本。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在常德的生动实践,开发了《“三高四新”在常德》等15个案例教学示范课和5个高质量发展现场教学专题。开设了《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政府理念、制度及其实践》等10多堂专业化课程,帮助干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突出保障,夯实基础。投入4600万元建成可容纳450人的报告厅和室内体育馆,提升承载能力。用好湘江大讲堂、智慧党建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培训触角。构建地方特色“三库”体系,作为上级党校“三库”重要支撑和市县党校重要教学资源,丰富培训供给。全面落实封闭住校管理,构建“全链条”责任管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积分考核管理。开展了学员讲坛、文化讲座、读书交流、课前分享、“林中对话”等活动,不断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培训实绩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