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5月29日,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第66期中青一班和中青三班联合举办“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学习交流沙龙。碰撞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力量,推动观念融合、方法提升和工作落实。
精心准备 聚焦关键
“开展思想交流,推动学学相长”,在进修培训部的组织下,两个班的班支两委紧密合作,围绕活动方案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和深入探讨,力求“交流有实际成效,学员均有所收获”。
活动前期,两个班全体学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并广泛收集学员关注的话题,确定“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沙龙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2024年考察湖南时均强调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湖南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文化和科技双向赋能,能扩宽湖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和前景。”推荐这一交流选题的学员介绍说。
鞭辟入里 务求实效
确定主题后,重点推选“文化和科技融合”相关领域的业务部门负责人作为学员代表进行发言,并充分考虑机关、基层的代表性。
沙龙现场,气氛热烈。发言人员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和本职工作,就如何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走深走实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建议。
“要用科技升级流行文化,用科技弘扬传统文化。”中青一班学员、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总支书记、主任尹中认为,主流媒体要心怀“国之大者”,做强主流主场;坚持科技赋能,抢占未来高地。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个双向过程。要思考文化如何赋能科技。”中青一班学员、湖南省科技厅科技安全与信息处处长刘晓熹提出,要进一步关注湖湘文化与科技精神的结合,加强科技创新的道德约束,推进人文教育、科技教育双向发力。
“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中青一班学员、湘潭市文旅广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朱毅强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了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路径和重点。
“文化和科技融合,一定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大干快上。”中青一班学员、永州市文旅广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贤志提出,要鼓励不同地区根据其文化、科技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文化和科技融合,首先要做好文化保护,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中青三班学员、永州市冷水滩区菱角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余彬提出,要突出产业培育、产业集聚,抓好核心技术攻坚,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以产业发展驱动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中青三班学员、株洲市工信局科技与投资科科长罗斌认为,应当聚焦“建链引龙头、强链建集群、补链抓生态”产业发展思路,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挖掘本土文化产业,培育新时代文化产业新增长点。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最终落脚点是产生更多新的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中青三班学员、省委编办机关党委(人事处)一级主任科员宋佳认为,旅发大会是新的文化、科技、旅游三融合的展示窗口,可突出湖湘特色,打造更多虚拟现实、全息投影视听、沉浸式交互场景,形成数字文旅全国新样板。
拳拳真心 厚爱满满
在自由交流环节,中青一班学员针对中青三班学员在工作生活上的困惑进行答疑解惑,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好底线,经营好家庭。”中青一班学员、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委书记时荣芬在回答“年轻干部如何成长”时,饱含真情地说道,“要保持定力耐力,不断学习成长,把在党校的良好习惯带回去。”
“作为基层年轻干部,必须做好群众工作。”省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王志刚和张家界市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等中青一班学员在回答问题时,均语重心长地谈到这一点。
学员们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